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方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情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描述公司面临的风险,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四、风险因素”相关联的内容,请投资者予以关注。
3、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5、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公司于2025年4月8日召开的第一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议案》,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4元(含税)。公司总股本为462,500,000股,以此计算共计拟派发38,850,000元(含税)。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尚需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方可实施。
公司是一家主要是做高端钛及钛合金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经营产品为钛及钛合金棒材、锻坯及零部件,主要使用在于航空、航天、舰船及兵器等高端装备领域。公司以差异化竞争和技术服务开拓市场,通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已成为中国高端钛合金棒材、锻坯主要研发生产基地之一。
公司产品服务国家战略,为我国新型飞机、舰船制造提供了急需关键材料。公司批量生产的钛合金棒材、锻坯产品已大范围的应用于我国飞机结构件、紧固件及航空发动机零部件,为我国多款新型飞机的首飞和量产提供了重要材料,有力支撑了国家安全装备的升级换代。其中TC18钛合金材料性能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已成为航空领域部分型号装备的钛合金主供材料;TB17超高强韧钛合金材料在强韧度指标上实现了国内首次突破;TC32低成本中强高韧钛合金性能指标优于现役中强结构钛合金。
公司依托高端钛及钛合金材料的生产技术优势和市场经验,将基本的产品延伸至下游零部件,重点开展船舶及兵器领域钛合金零部件的研制和市场布局,产品结构不断丰富。公司陆续向中国船舶下属单位批量交付钛合金气瓶,承接的钛合金耐压舱、框架、推进器、各类锻件的研制任务和产品订单交付顺利。
公司研发活动以自主研发为主,通过“项目+课题组”形式开展,课题组结合钛合金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和公司生产实际,推动具体产品及技术研发。
课题研发来源:1)结合行业动向及市场需求,以国家型号、客户的真实需求及行业热点作为课题研发方向;2)结合生产环节中工艺、材料、设备等方面的问题并通过针对性的课题研究攻克技术难题,巩固技术成果;3)与高校、科研院所紧密合作研发课题,进行前瞻性技术探讨研究,提升公司研发能力,加速研发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落地。
根据课题制定研发项目计划。研发技术机构组织对研发目标、工艺方案、技术方面的要求和经费预算等做全面评估,并提出完善建议,对于可行的课题予以立项。
课题组制定项目任务书,明确研发过程时间节点和职责分工,识别研发过程的薄弱环节,确保研发资源充分有效配置,并负责编制各研制工序工艺卡片和监控研制过程。研发技术机构按照计划进行评审。研发技术机构每月组织一次研发项目例会,对各课题进行全方位检查考核,针对存在的技术难题,组织专题讨论会,一同探讨并提出解决方案。
新产品试制后须进行首件鉴定,对试制产品做全面性能测试或送权威检验测试机构检测,并出具相关检测报告。若未通过首件鉴定,须继续开展技术攻关,重新进行首件鉴定。若首件产品验证通过,则由研发技术机构组织有关部门对小批量生产的可行性进行评审。
通过评审的课题即可进入大批量生产验证阶段,按照每个客户需求开展试生产,对现有批产能力和质量稳定性进一步验证。持续跟踪工艺过程、产品质量,不断细化过程控制措施,形成稳定的批产能力。
为确保公司产品的质量要求,公司依据内部真实的情况、行业现状与市场特点制定了《采购控制程序》《供方管理程序》《外包过程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采购管理制度》《外包管理办法》等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公司的采购行为。
公司重视供应商的评估和管理,制定了严格的供应商选择标准及合格供应商评审办法,并对公司主要原材料海绵钛及中间合金等核心供应商进行定期考核评价。公司已与一些规模较大的供应商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拥有稳定的原材料供货渠道,能够很好的满足公司生产经营所需。
公司采购的主要原材料包括海绵钛、中间合金,采购的辅料包括锯条、砂轮片、刀片等。公司依据客户订单及生产计划采用持续分批量的形式向供应商采购。具体采购流程上,公司生产制造中心等需求部门提出采购需求,采购部汇总并制定采购计划。采购部根据年度审核确定的合格供应商名录进行询价,综合比较供应商的质量、价格、发货速度等因素,择优选取供应商,经审批后,公司与其签订合同进行采购。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合理库存”的生产模式。营销中心将订单信息传达至生产制造中心,生产制造中心负责对订单进行分解,编制生产计划,并实施生产调度,各生产车间按照生产任务组织生产,质量部按公司产品质量技术方面的要求对生产的全部过程做监督,并按照订单要求对最终产品做检验,设备与保障部对入库产品做管理和包装,负责产品发货。
公司掌握全流程的生产的基本工艺技术,其中,混配料、熔炼、锻造(自由锻)和精锻工艺技术上的含金量高,属于核心生产工序,均系公司自主生产。此外,对于部分非核心工序或业务,基于成本效益原则或遵循高端材研制特点,公司采取委托加工的生产模式。
公司生产的高端钛及钛合金材料主要使用在于航天、航天、兵器等领域,行业中客户对产品的认证标准较为严格,审核周期也相对较长。公司通过参与型号项目的研制和配套,并经过工艺评审、材料评审、地面试验及装机试验等一系列考核评审后,成为相关型号用材料的合格供应商后进行批量供货。通过最终评审后,公司与客户就会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公司主要是做高端钛及钛合金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所处行业属于新材料产业中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之钛及钛合金制造业。
钛凭借其优良性能,应用领域广泛,既是航空、航天等尖端科技领域的关键支撑材料,又是传统工业改造提升和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材料。近年来,得益于生产设备和技术能力的突破,以及下游航空航天、舰船、高端化工等中高端领域需求的带动,钛材市场规模迅速增加。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统计,2023年我国钛材产量约为15.91万吨,同比增长5.36%;2019-2023年,我国钛材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0.58%,增长迅速。我国钛材产业体系目前正逐步向中高端领域迈进,航空航天、舰船领域的钛材需求总量已由2019年的1.44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3.31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3.24%,钛材产业体系正处于升级加速期。
预计未来随国家战略安全领域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绿色发展、高端发展、工业4.0等国家政策的深入推进,国内钛材高端应用场景、国产替代需求及潜在市场空间将逐步拓展。
高端钛合金行业跟传统有色金属相比,技术门槛更高、产品附加值更大,产品主要使用在于航空、航天、舰船、兵器等领域。国内现有高端钛合金行业产能供应较为短缺,亟需在保障材料“高均匀性、高纯净性、高稳定性”的前提下提升产业化规模。
航空航天等领域产品事关国家装备安全,下游客户对产品的质量水平、技术水平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下游客户在技术和产品研制上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设备及资金,以提升产品的设计的具体方案和制造工艺,常常要较长时间的技术积淀和通过多次试验获得的经验积累方可具备必要的研制和生产能力。同时,航空航天等产品多配套于特定型号装备,不相同的型号装备需要的设计的具体方案和制造工艺大多存在比较大差异。技术门槛最重要的包含钛合金熔铸控制技术、高强高韧钛合金铸锭成分稳定控制技术、高强韧钛合金大规格棒材和锻坯高均匀锻造控制技术、高强韧钛合金强韧性匹配关键技术等。
公司生产的高端钛合金产品主要面向国内高端装备用航空市场,主要客户包括航空工业、中国航发、中国船舶、中国兵器等众多国家大型集团和三角防务(300775.SZ)、派克新材(605123.SH)、航宇科技(688239.SH)、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等众多知名单位。在该领域内,能够批量生产相关钛合金产品的除本公司外,主要为西部超导(688122.SH)、宝钛股份(600456.SH)等企业,行业竞争格局较为集中。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航空航天领域钛材销量约为2.94万吨,2023年公司航空航天领域钛材销量约为2,320.00吨,据此测算,公司钛合金产品在国内航空航天领域钛材市场的市场占有率约为7.90%。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的新趋势(1)产业体系升级加速,向中高端领域发展:过去我国钛合金行业需求以中低端化工、冶金为主,相关中低端产能的快速扩张使得整体行业存在很明显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近年来,随着我们国家宏观经济结构调整,提升产品附加值、减少污染排放等政策的落实,同时在我国“大飞机计划”“空间站计划”“舰船建造计划”等计划牵引下,中高端钛材需求呈逐年迅速增加趋势。
(2)头部企业优势显著,行业集中度慢慢地提高:钛合金尤其是高端钛合金生产涉及生产环节多,技术门槛高,固定资产投入大,要求生产企业具备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综合优势。钛合金头部企业由于具备相应的资金、技术及市场先发优势,牢牢占据着市场的主要份额。未来随着我们国家钛合金行业逐步发展,产业体系进一步向中高端领域升级,不具备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优势的中小企业将被出清,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将不断强化,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3)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化,绿色环保工艺成必然趋势: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制造业与自然、社会协调的重要主题,绿色发展理念逐步成为共识。高端钛合金生产公司开始重视绿色技术在产品工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创新高效、节能、环保和可循环的新型制造工艺和装备,不断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优化。绿色环保是发展高端钛及钛合金产品加工工艺的必然趋势。
4.1 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湖南湘投私募基 金管理有限公司 -湖南湘投XX产 业互助基金企业 (有限合伙)
霍尔果斯华控创 业投资有限公司 -青岛华控成长 股权投资合伙企 业(有限合伙)
珠海三盈创业投 资有限公司-珠 海三盈汇源股权 投资基金(有限合 伙)
湖南湘投金天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湘投私 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湖南湘投XX产业投资基金 企业(有限合伙)、长沙新凯源企业管理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为一致行动人。除此之外,公司不知 晓上表中所列股东之间是不是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 行动关系。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1、公司应该依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0.91%,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2亿元,较同期增加3.04%。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33.70亿元,较年初增长27.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4.42亿元,较年初增长43.55%。
2、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